近日,我校“河小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以“牢记嘱托守碧水,青春执笔绘新卷”为主题,深入政府部门、企业车间、河湖沿岸与乡村社区,通过调研走访、科学监测、科普宣传等实践活动,为守护闽东碧水清波注入青春动能,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
深入调研 体悟护水“责任网”
实践队与宁德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河长制办公室等单位有关人员召开专题座谈会,系统学习河长制工作流程与责任落实机制,围绕基层护水协同路径、流域治理创新模式等议题深入探讨。在蕉城环境监测站,队员们近距离接触专业监测仪器,直观感受科学数据对护水决策的支撑作用;在福建文章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宁德市东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全流程观摩水质监测实操,深刻体会科技赋能环保的强劲动力;走进霍童污水处理厂,通过线上监测系统实时了解污水净化全流程,切实感受科技治污的显著效能。

科学监测 解码生态“健康账”
聚焦霍童溪流域综合治理,队员们沿流域上、中、下游精准布设采样点,用专业设备采集水样、记录数据,为河流“健康状况”建立动态档案。在霍童镇、九都镇的沿岸村落,他们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访谈等方式,详细调研河长制在基层的落实成效,既见证了流域水质改善、生态复苏的向好态势,也梳理出护水工作中亟待优化的细节问题。在大门山公园、北岸公园等城市滨水空间,队员们常态化开展实地水质检测,让每一项护水建议都立足于扎实的数据基础。

感悟初心 凝聚护水“向心力”
实践队走进黄鞠水文化馆与美丽河湖馆,循着历史脉络探寻治水智慧:从隋朝黄鞠“竹木围堰”的传统工艺,到当代霍童溪流域的生态蜕变历程,队员们在古今对话中深化对治水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从南岸公园到春风里社区、三元社区,他们设立宣传点普及护河知识,动手清理沿岸垃圾,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凝聚起全民护水的强大共识。

“我们要把这次实践的收获转化为长期行动,让青春力量持续守护碧水清流。”队员胡欣宜的感言道出了全体队员的心声。从政策学习到科技实践,从生态调研到文化传承,“河小禹”实践队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在守护闽东河湖的实践中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生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