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践行“三库+碳库”重要理念,落实“为地方发展服务”办学宗旨,11月12日,校科研处处长陈峰、海洋学院副院长郑世仲带领海洋学院博士服务团及海洋专业、食品专业学生代表赴周宁县开展研学实践,以校地企协同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升级。
活动核心环节中,我校与福建龙鳇鲟业有限公司举行共建博士创新站签约仪式。作为周宁依托钟山桥水库冷水资源培育的特色标杆企业,该公司不仅建成高标准鲟鱼养殖基地,更攻克全人工繁殖技术,获CITES双备案认证并肩负中华鲟保种使命。双方将聚焦鲟鱼良种培育、绿色养殖优化、鱼子酱深加工等关键领域联合攻关,同步搭建学生实践实训平台,推进科普基地建设,推动科研成果直抵养殖一线,为宁德“8+1”特色产业注入科技动能。
签约后,博士服务团赴周宁县科协参加产业座谈会。团队结合水产养殖、生态调控等专业优势,针对种业育苗提质、饲料成本优化、病害绿色防控、产业链价值延伸等产业痛点精准献策。周宁县科协副主席林艳及从业者代表围绕产业发展瓶颈与政策需求深入交流,双方约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让博士智力资源成为特色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源”。
在“三库+碳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服务团实地了解森林生态保护与碳汇林培育成果。作为该理念的首倡地与先行实践地,周宁县35年深耕“闽东的振兴在于林”发展战略,森林覆盖率已达72.96%,通过林业复合经营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四库联动”,更孕育出黄振芳家庭林场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博士们结合专业所长,提出水生生态保护与森林碳汇协同发展思路,为完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提供智力支撑。
“此次周宁之行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生动实践,让科研服务真正扎根大地。”海洋学院张佳程博士深有感触地说。23级食品专业学生林秋艳则表示:“亲眼见证鲟鱼养殖及鱼子酱深加工技术的产业价值,真切感受到科研服务地方的力量,未来要深耕专业助力企业赋能乡村振兴。”
“这是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具体行动。”科研处陈峰处长强调,学校将以博士创新站为支点,充分释放人才与智力优势,遴选优秀博士扩容“百名博士服务团”,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化落实与闽东各地方市合作,重点围绕宁德四大主导产业及“8+1”特色产业开展科研攻关,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让更多技术成果落地生产一线,助力宁师人才在实践中成长,为乡村振兴与科技强国建设注入宁师力量。



